院校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报道

对话·血液病医院原骨髓移植科护士长赵淑兰:用热爱翻越“移”路险阻

对话·赵淑兰

赵淑兰.jpg

         

“我活到80多岁,到现在,我还觉得我与血研所共生存。”——赵淑兰


故事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说起。1982年,血研所刚刚结束十年的巴蜀岁月,从四川简阳迁回故土天津。赵淑兰老师作为为数不多的护理骨干力量,参与到血研所二次创业的艰苦历程。


“责任——我是血研所培养出来的护士”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开展,可血研所因身处简阳偏远山区,失去了领先尝试这项新技术的机会。与此同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血液病患者将面临着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可以做供者实施骨髓移植的问题。能不能用患者缓解期的骨髓干细胞为自己“移植”呢?严文伟教授(血研所干细胞移植中心创始人、原骨髓移植科主任)通过广泛阅读国外文献,了解国际最新诊疗进展,把目光瞄准了自体移植这个突破口,开始了新的探索。

当时已是血液内科护士长的赵淑兰深深被严主任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敢为人先的勇气打动。她意识到,自己作为血研所一手培养出来的护理骨干,应当站出来承担这份责任。那时的血研所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但她没有丝毫犹豫,与徐肇明、韩明哲医生和张志灵护士一起,和严主任组成了5人“攻坚小分队”,决心向治疗白血病的新路径——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这项新技术发起进攻。

想要完成自体移植,必须要有洁净度要求极高的百级层流仓,这在当时是天津市任何一家医院都不敢奢望的“顶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租借不到,那就自己盖!在时任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破落的海光寺大院中悄然盖起了3间临建小平房。


   


由于当时后勤物资极度匮乏,为了尽最大可能给血研所减轻负担,赵淑兰老师自发组织团队成员亲手制作病房物资。大到床单、被罩、病服、隔离衣,小到枕套、帽子、袜子甚至是消毒用的包布,她们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将2000多尺白布裁剪改造为一件件病房必需品,这其中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攻坚小分队”对第一例自体移植的期盼与憧憬。

回想起第一位患者的移植护理过程,赵淑兰老师记忆犹新,她告诉我们,消毒隔离和预防感染是移植护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简阳时期我曾在四川省医院的手术室进修,所以我就把在手术室积累的消毒隔离经验运用到了移植仓内的护理流程上;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我们严格借鉴国外相关护理经验,每一处细节都极为认真的对待,就连患者的头发都是我亲自给理的,就怕她一不小心弄出个伤口带来感染的风险。”

当然,作为一名护士长,除了把好护理质量这一关外,等待赵淑兰老师去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多到可以用层出不穷来形容。你比如说,患者药浴的纯水从哪里来?使用的物品该去哪里消毒?病人情绪波动影响治疗怎么办?就连她的单位拿不出足够的经费支持治疗也得是我这个做护士长的去想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赵淑兰老师凭借自己的智慧将移植仓内的大事小情料理得井井有条,最大程度支持了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经过不懈的努力,“攻坚小分队”按照骨髓移植工作的国际标准,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1986年10月21日,患者成功回输,顺利度过了移植后的观察期,造血系统慢慢重建。在看似普通的小平房中,患者迎来了新的生命,我国首例自体骨髓移植宣告成功!


640.jpg

中国首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团队在移植病房前合影

(前排中为严文伟,左一为赵淑兰)

640.png

严文伟教授、韩明哲教授与曾接受自体骨髓移植的患者参加央视《百科探秘》栏目


“自体骨髓移植——在质疑中坚定前行”

血研所成功进行了国内第一例自体骨髓移植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各地,与之而来的质疑与否定也很快传到了赵淑兰老师耳边。



是否还要继续坚持开展自体骨髓移植?自体移植技术目前取得的疗效是否能够长久延续?这项技术在未来能否成为治疗白血病的全新路径?问题很多,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实践来检验真理。


640.jpg

严文伟、赵淑兰、万明明(左、中、右)赴郑州开展自体移植学术会议


随着第一例患者成功出仓,赵老师的工作更加忙碌了,第二例、第三例、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这里延续生命,越来越多的单位前来学习、咨询这项新技术,真理的答案越来越清晰。这是一项能造福血液病患者的新技术,这是一项改变了中国骨髓移植历史发展进程的新突破!

   



为了让这项技术能够标准、广泛地在全国推广,造福更多患者,赵淑兰老师详细梳理总结移植护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优化移植护理流程,降低移植患者感染发生率。1988年,她撰写了《自身骨髓移植预防感染的护理》一文;转年,由她主笔的《骨髓移植病人护理程序》获得全国优秀论文奖;她将自身骨髓移植的护理经验录制成教学片,被纳入了我国护理学的中专教材;她参与主编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一书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640.png

640.jpg

赵淑兰部分学术成果展示

640.jpg

第一届全国自体骨髓移植学术会议代表合影


在严文伟教授和赵淑兰老师的努力下,血研所自体移植诊疗和护理技术日趋成熟。为了让更多血液病患者能够通过这项新技术获得新生,血研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期骨髓移植学习班,将自体移植护理经验倾囊相授、无私分享,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和尊重,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640.jpg

赵淑兰在河南省指导采髓工作


护理工作不是简单的照顾患者,“我一直铭记着80年代邓家栋老所长来血研所座谈时对我的嘱咐‘护理工作者也要学会搞科研’。现在血研所的护理队伍发展壮大,年轻护士这么多,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始终铭记着邓家栋老所长的话,在护理实践中总结经验,把智慧投身于护理科研中,做出更多好成绩,多出几个像南丁格尔一样的护士。”赵老师如是说。

 

涓涓细流 照护从心

关于赵淑兰老师和自体移植的故事,讲到这里就要接近尾声了。也许大家看到这里,感受到的是一个敢闯敢干、雷厉风行、坚韧勇敢的护士长形象,但在采访结束即将作别的时刻,她拉着我的手,问出了这样一句话。

现在移植患者的吃饭问题,还靠家属推着小车一趟趟送吗?

尽管已退休近30年,在赵淑兰老师心中,仍然充满了对患者的记挂和共情。在那一刻,我读懂了她的柔软、细腻与温情,也读懂了她对护理工作一生的坚守与热爱。

   


血研所,像赵淑兰老师一样,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老前辈还有很多。因为一份责任,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年华交付于巴山蜀水,融入于血研所的事业发展中。在67载的发展历程中,有无数个孜孜以求的人和无数耐得住寂寞的心,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充满了意义。因为在今天,我们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抵达多远的未来。


640.jpg

 


李彤2.jpg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血研所建院67周年。传承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在青老对话中,我们看到老一辈血研所人勤奋耕耘、攻坚克难的勇气,也看到了青年一代步履不停、开拓进取的锐气。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站在新的起点上,血研所人将不忘前辈嘱托,不负人民期待,积力所举,善作善成,全力推进中国血液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协和实践的崭新篇章。

 

 

供稿:血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