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报道

曹雪涛院长与青年科学家座谈学习屠呦呦精神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以表彰其在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发现中所作出的关键性创新,以及挽救全球数以百万计生命的巨大贡献。喜讯传来,极大地提振了院校青年科学家的民族自信心和勇于创新的热情。2015年10月9日,曹雪涛院长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创新联盟理事会成员在院校召开以“执着奉献、创新跨越”为主题的座谈会,学习屠呦呦精神,并就促进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进步展开热烈讨论和建言献策。座谈会由青年科学家创新联盟理事会理事长吕滨主持,院校科技处王健伟处长和规划处朱成斌副处长出席。

IMG_93291

座谈会开始前,大家一起重温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关于屠呦呦研究员获诺贝尔奖的深度报道。曹雪涛院长与青年科学家们分享了自己学习屠呦呦精神的体会及推进医学科技创新的思考。曹院长指出:这次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奖,是我国科技发展、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我们要深入学习屠呦呦研究员的奉献精神、执着精神、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我们要像她那样不为外物所动、不改科学初心,专注而坚持在自己认定的学科领域进行持续创新。越是在浮躁功利的社会大环境下,越应保持内心独立的科学精神,懂得取舍,力争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中国正在步入科技增长的加速期,我们要专注科学研究的本质,瞄准前沿创新性的理论突破和技术进步,我们青年人要抓紧时间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民健康福祉做出贡献。

与会的青年科学家纷纷发言表示,屠呦呦研究员获诺贝尔奖强烈地激发了我们的创新热情,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新时期如何继承发扬前人的科学精神,大家围绕“执着奉献、创新跨越”这一主题,就如何凝练科学问题、如何在新时期面对国家重大需求组织协作攻关和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多项建议:

一是提高凝聚力发挥团队力量创新创业。为此,需要增加院校内部协作,进行重大课题集体攻关。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做出原创性突破。

二是科技评估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对于不同领域的评价体系有复杂因素,更加倾向于鼓励原创性的工作及评价其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尽可能地戒除短期效应、功力心等学术浮躁。针对国际上尚未攻克的难题给予优先立项。

三是重整科学严谨的学风,营造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文化氛围,要坚持老一辈吃苦肯干的优良传统,在既定科研方向上长期埋头潜心研究。

四是以“为人类健康谋共同福祉”为导向,重视转化医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条腿走路。基础理论研究能为新发现提供创新的基础,转化成实际应用就能为人类健康解决难题。

吕滨理事长在总结发言时指出,通过本次座谈大家的心灵都得到了一次洗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事会将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为院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和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年底前将在院校内部举办首届“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学术论坛”,对重大医学问题进行梳理,为开展医学创新工程做准备,并筹备未来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论坛(CAMS Symposium)”等国际会议。

最后,会议呼吁全院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学习屠呦呦精神,为院校发展和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而凝心聚力,发挥团队力量,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届青年科学家创新联盟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