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上午,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长赵莉晓率队赴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医工所”)调研,实地考察实验动物中心建设成效,并召开专题座谈会。此次调研聚焦医工所作为国家级科研平台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实验动物中心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撑作用,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天津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天津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处长吕景礼、干部李堃陪同调研,医工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向华,副所长朱敦皖、黄鹏羽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活动。
赵莉晓副局长一行首先参观了医工所科技成果展厅,王向华书记详细介绍医工所作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早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承担着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一流学科的建设任务,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调研组实地考察医工所实验动物中心整体实验设施。经过改建的实验动物中心配备标准化的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能够满足大鼠、小鼠、豚鼠、家兔等多种实验需求,为科研实验提供重要的平台支持。
现场考察后,天津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处长吕景礼现场为医工所颁发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座谈会上,赵莉晓副局长对实验动物中心即将正式投入使用表示祝贺,并对实验动物中心的高标准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实验动物中心是医学研究的“基石工程”,希望医工所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优势,为京津冀生物医药研发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并表示科技局也将做好服务工作。
王向华书记代表医工所对天津市科技局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实验动物中心是医工所重要科研平台,目前已引进专业人员进行运营管理,医工所一定会做好实验动物中心的运营发展,为天津基地和天开高教科创园以及天津市周边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优质服务。未来,医工所将依托实验动物中心等核心平台,加速推进“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医工所力量。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介绍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简称“医工所实验动物中心”),是经天津市科学技术局权威认证的现代化科研服务平台,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严格遵循GB14925-2010国家标准设计,集专业化、智能化、集约化为一体,为京津冀地区及全国生物医药领域提供国际水准的实验动物技术与创新研究支持。中心配备350平方米屏障环境系统和90平方米普通环境系统,其中屏障系统内设7间独立通风笼具(IVC)饲养间,可容纳SPF级小鼠笼位1600余个、大鼠笼位260个,采用全封闭动态环境管理,有效隔离病原微生物,保障实验动物健康与科研数据可靠性。普通环境区域配置不锈钢饲养笼架,专业化分区饲养家兔、豚鼠等中型实验动物,环境设计兼顾动物福利与操作便利性,支持多样化科研需求。
中心依托西门子智能环控系统实现7×24小时全自动动态监测,精准控制温度恒定为24±2℃、湿度稳定于50±20%,每小时换气15-20次,确保实验环境参数稳定如一。设备集群涵盖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脑立体定位注射仪等先进仪器,支持肿瘤学、基因治疗、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实时动态观测与精准模型构建。中心年服务能力达SPF级小鼠47万笼日、大鼠9万笼日、家兔8700笼日、豚鼠4300笼日,将为各大企业、院校、医院等供技术支撑,助力新药研发、疾病机制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高效推进。
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重要科研平台,中心与多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立战略合作,持续推动实验动物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注入更强动能。以科技为引擎、以品质为基石,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始终致力于赋能生命科学探索,为人类健康未来提供坚实保障。
供稿:医工所
编辑:戴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