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单位: |
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
|
主 任: |
张 旭 |
|
创新单元编号: |
2019RU074 |
|
主要研究方向 |
||
慢性痛的分子、细胞和环路机制研究。 |
||
拟开展主要研究内容 |
||
揭示病理性痛条件下背根节、脊髓、痛觉传导相关核团中单神经元的基因表达变化和转录调控机制,筛选在病理性痛发生、发展和慢性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筛选非阿片类的新的镇痛药物靶点,揭示一些新的分子在病理性痛调控中的作用机制。解新的痛觉环路,并揭示病理痛诱导的痛觉环路的结构与功能改变。 |
||
发展目标与预期成效 |
||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揭示病理性痛情况下以 DRG、脊髓等为代表的重要脑区或核团中单细胞转录本的变化与时序、转录调控的机制,更好的理解病理性痛的细胞分子机制。揭示病理性痛对痛觉传导通路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能解析新的痛觉环路的作用机制,拓展对病理痛的神经环路机制的理解。 |
||
现有基础 |
||
研究团队对 DRG 神经元进行了新的分类(Cell Research, 2016),此项研究对深入理解感觉神经元在躯体感觉中发挥的作用奠定了全面的框架。随后我们揭示了伤害性热感受的新机理(Neuron, 2017)。近期致力于研究病理性痛对 DRG 单细胞转录本的影响,揭示新的痛觉传导通路, 以及探索躯体感觉神经网络。 |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