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单位: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
实验室主任: |
刘芝华 |
|
主要研究方向 |
||
以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子机理为主体,揭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发现肿瘤分子标志谱、肿瘤治疗敏感性和转归的内在联系。 |
||
主要研究内容 |
||
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研究,以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侵袭、转移、细胞周期调控等生物学行为为切入点,研究细胞癌变的分子机理和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基因互作角度,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 开展可应用于恶性肿瘤临床早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分子靶点和疗效预测研究;开展肿瘤预防与个体化治疗研究,通过肿瘤发生的病因学研究,建立高危人群筛查、疫苗防治等肿瘤预防的措施,通过肿瘤遗传易感性研究,为早期预防、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
||
发展目标与预期成效 |
||
结合国家肿瘤防治重大需求,重点开展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在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开展原创性、探索性、前沿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推动转化医学在肿瘤领域的发展,提高我国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水平;加强平台建设,使实验室成为高水平的肿瘤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肿瘤基础研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平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性研究基地和我国肿瘤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我国恶性肿瘤防治事业发展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
||
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
在食管鳞癌的基因组学、细胞生物学等方面, 全面系统的揭示了食管鳞癌基因突变特征、遗传易感性等,相关研究成果多篇发表在 Nature、Nature Genet 等杂志,并荣获201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8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在肿瘤的预防与个体化治疗方面,首次确认 HBV 感染与肝癌发生的因果关系, 首次在国际上报道了出生于HBV携带母亲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作用和意义;创建ctDNA 无创分子分型新技术、开发肺癌个性化诊疗系列产品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获 2019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 |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