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报道

对话·血液病医院原护理部主任张士华:无悔的选择

对话·张士华

张士华.jpg


“护理不是我的第一选择,但是后来它却成为了我一生的选择。我有时候经常在想,要是有下辈子,我还当一名护士。”——张士华


1960年,初中毕业的张士华考上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附设卫生技术学校,学生们会被随机分配到检验员、技术员和护士三个专业之一。“其实我从心里是不愿意当护士的,因为当时社会上对护士的认识就是伺候人的。但是等到公布结果的时候,我一看自己竟然被分到了护士班,心里还有一点失落。”回忆起步入护理事业的开始,张士华笑着说道。

虽然被分到了不喜欢的专业,但是从小就踏实、好学的她还是认真地完成了三年的中专学习生涯。毕业后,张士华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附属医院(血研所曾用名)外科三病区,留在海光寺大院工作。走上临床岗位和患者接触后,张士华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护士这份工作。“每当看着我护理的患者慢慢恢复健康,我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所以慢慢地也就死心塌地喜欢上了护士这份职业。



岁月流转至1972年,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张士华毅然随血研所迁往四川简阳。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简阳县,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份关于张士华的调动通知。


一屋三人,简阳山沟里成立了一个护理部

1979年的一天,科室主任突然找到张士华说:“你得准备到护理部去报到啦。”第一次听到护理部这个名字时,张士华还有些摸不着头脑,护理部是干什么的?我去了干什么工作?带着些许好奇与兴奋,张士华第一次走进了护理部。


640.png

简阳时期的张士华(前排左一)


张士华告诉我们,护理部刚成立时只有三个人,李怀萱主任带着她和项英妹护士长开始探索护理管理工作,也是从这时开始,血研所的护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搬迁简阳后,血研所面临着护理队伍中骨干力量的缺失和年龄结构的断层,于是,除了完成日常的管理工作外,护理部也承担着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在李怀萱主任的带领下,护理部开始有计划地筹备培训课程,组织安排护生临床实习,通过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在职护士,使年轻的护理队伍逐渐成长成熟。与此同时,护理管理人员也积极参与成都护理学会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学习先进的经验,组织完善医院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规范护理人员职业行为。随着时间的积淀,越来越多的护士,都能够独立担当工作。



重回故土,血研所再遇护理人才短缺危机

正当护理部的工作逐渐走向正轨时,血研所回迁天津的批示也逐步得到落实,1982年,张士华跟随血研所一起回迁到天津。

谈起重新回到海光寺大院旧址时的景象,张士华至今记忆犹新。曾经的海光寺大院早已物是人非,院子里唯一保留完整的一栋建筑就只剩下了东楼(今家栋楼),院内到处都是唐山大地震后遗留下的临建棚,就连曾经记忆中的那扇大门也不复存在。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老一辈血研所人开始了二次创业的历程。

640.png

张士华(左三)等人在查房


时,血研所失去了大规模开展医疗服务的条件,为了能继续开展血液病临床与科研工作,血研所先后与民族医院、公安医院签订租借病房协议。张士华也开始了“两头跑”的工作日常。一方面,护理部要定期到外租病房开展护理临床巡查,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另一方面,张士华还要配合行政基建处共同完成新楼(今血研所海光寺院区B座住院楼)的病房建设筹备工作。张士华告诉我们,两处奔波的工作生活虽然辛苦,但是心里却格外愉悦,看着平地里日渐建起来的高楼,浑身充满干劲。

回迁天津后,仅有很少一部分在简阳培养起来的护士随血研所一起回到天津,护理事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结构失衡的困境。于是,护理部创新性地推出了分层次、多维度的培养教育模式。据张士华主任介绍,当时,护理部、护士长及专科护士分层次选派人员至院外接受理论轮训和专业深造。对于低年资护士,血研所重点强化其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消毒隔离的重要理念。同时,逐步实行岗前教育和定期转科制度;高年资的专科护士则定期进行经验总结,以此提升他们的护理科研与学术写作能力。此外,血研所还选拔优秀护士学习外语,并推荐他们出国深造,以拓宽国际视野,为后续开展护理科研打下基础。


全新时代,血液病专科护理管理的“精耕细作”

1989年,期盼已久的新建大楼竣工启用,护理部搬迁至二楼办公,血研所也逐步转型为血液病专科医院,血液病专科护理事业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逐渐朝着精细化的方向稳步发展。


   


为了配合好临床诊疗工作,护理部的前辈们定期到临床开展调研,以进一步制定完善符合血液病专科护理的制度规范。这期间,张士华加入了血研所血友病跨学科协作组,对血友病患者的护理展开调查。她发现,在当时,很多血友病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缺乏自我管理的知识及技能。由此,她普查分析了50例血友病病人的出血诱因,并编纂了《血友病自我护理指南》科普手册,向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避免和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1988年,这项工作的成果荣获中华护理学会天津分会1987年度学术年会二等优秀论文奖和中华护理学会优秀护理科普作品三等奖。此外,她还撰写了《指导血友病患者自我护理》《血友病严重出血的护理及预防》《血液病护理中的安全措施》等文章在《中华护理杂志》《天津护理》《进修护理杂志》等专业期刊上发表,为血友病的专业护理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资源。

此外,护理部还根据临床护理的实际需求,组织编撰了《血液病专科疾病护理常规》《保护性隔离管理制度》《临床输血技术护理管理》《护士执业行为准则》等一系列制度性和指导性的文件,这些内容极大地推动了血液专科护理的规范化发展。在那个计算机尚未广泛普及的年代,张士华和护理部的前辈们就一条一条手写制度规范,在血研所成立60周年时,张士华将自己保留下来的珍贵手稿无偿捐赠给了血研所泛黄的纸张上有很多字迹早已辨认不清,但护理前辈们不变的初心却清晰地镌刻在一笔一画之间。


640.jpg

张士华、万明明《我院护理管理中的安全责任》手稿


1993年5月,张士华被任命为护理部主任。在她的带领下,全院护理管理采用了“年度规划、月度执行”的精细化工作方法。张士华深知,护理管理在维护血研所整体护理质量的关键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她依据当时卫生部关于医院分级管理的指导方针和市卫生局全面质量管理方案中的护理质量标准,对血研所护理质量进行了客观评估,找出差距,并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首次引进并建立血研所护理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小组,灵活运用持续改进的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手段,并结合不定期的昼夜抽查以及利用护士长手册进行记录和总结。这些措施有效形成了“充分发挥护理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职能”的管理框架,对于提升当时的全院护理质控水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士华主任经常告诫后辈:“护理管理不能脱离临床,要从临床中发现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总结分析问题,最终制定计划去解决问题。”这些管理的智慧在今天仍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意义。


这场接力,未完待续

1998年,张士华告别了她35年的护理事业。退休前夕,她从护理工作发展概况、护理人才培养、护理科研三个方面深情回顾了血研所护理事业40年的发展历史。近3000字的手稿,讲述着血研所几代护理人的成长故事,更见证着血研所护理部从无到有,从粗放管理到精耕细作的发展历程。


640.jpg

张士华《40年护理工作回顾》手稿


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张士华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奉献却从未减退。2003年,她主编的《血液病护理》一书出版,再次为护理专业献上宝贵的知识财富。

如今,看着团泊院区的投入使用和年轻一代护理人才的快速成长,张士华的眼神中溢出止不住的欣慰与骄傲。她希望青年一代能接过接力棒,推动血研所的护理事业再上一层楼。


640.png

张士华主编的《血液病护理》


血研所,像张士华主任一样,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老前辈还有很多。因为一份责任,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年华交付于巴山蜀水,融入于血研所的事业发展中。在67载的发展历程中,有无数个孜孜以求的人和无数耐得住寂寞的心,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充满了意义。因为在今天,我们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抵达多远的未来。


640.jpg

   

医疗保健宣传推广扁平关注横版二维码.jpg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血研所建院67周年。传承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在青老对话中,我们看到老一辈血研所人勤奋耕耘、攻坚克难的勇气,也看到了青年一代步履不停、开拓进取的锐气。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站在新的起点上,血研所人将不忘前辈嘱托,不负人民期待,积力所举,善作善成,全力推进中国血液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协和实践的崭新篇章。

 

 供稿:血研所